这缘于该校在寒假布置的一道“传承家风家训,弘扬传统美德”的实践作业。3000多个学生家庭参加了这一活动。
(资料图片)
八(4)班王小瑞家里,有一台用了40多年的缝纫机还在“上岗”。奶奶喜欢将旧衣物、废布料“变废为宝”:一张用了10年的旧床单,做成了4个温馨的小坐垫,一把废旧雨伞变成了手提袋。
奶奶教王小瑞踩缝纫机。武汉外国语学校美加分校供图
“在我们家,每人践行‘惜人惜物,勤俭持家’。”王小瑞留意到:妈妈一件大衣穿了20年;爸爸读大学的背包至今仍在使用。让她颇感骄傲的是:“现在,奶奶正在把踩缝纫机的本领传给我。我好好学,当好接班人。”
二(4)班的叶芊语来自医学世家。包括太奶奶、奶奶、父亲等在内,整个大家庭有14位医务工作人员。疫情防控期间,全家的医务人员都参与到抗疫中。家人的敬业和奉献精神,她看在眼里。
现在,叶芊语的书包里常年装着一个小急救包,放着口罩、棉签、酒精、创可贴等。“在同学们需要的时候,它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她说。
叶芊语的小急救包。武汉外国语学校美加分校供图
提起“家风家教”,八(4)班雷雪彬讲起爷爷的故事。他的爷爷从小坚持自学,虽未踏入学堂门,也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24岁时被破格选入鄂州钢铁厂工作,不到半年被提为宣传干事。工作三年半后,爷爷接到书信——老人病重。爷爷选择放弃城里的优越工作和生活,辞职回到了农村。
除了赡养自己的父母,爷爷还主动担起了照顾没有子嗣的伯父伯母的重任,把他们接到家,和自己父母一起赡养,为他们送终。
“爷爷用行动对‘孝亲敬老’的家风进行了诠释,为后人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雷雪彬说。
六(2)班胡经纬家族的命运因太奶奶的坚持而改写。
“太奶奶出生在农村,幼时父母双亡,被卖做童养媳。她断断续续上过私塾,后被亲戚接走,跟着庙里的师傅读书,能识文断字。家里最困苦时,太奶奶始终相信读书能够改变命运。在男丁可以挣工分的年代,太奶奶坚持让孩子们去上学,自己走街串巷为人接生,将家里3个孩子培养成才。”胡经纬的爷爷于1966年考上武汉科技大学冶金专业,后来成为一名中学特级教师。胡经纬的父亲高中毕业后被保送到同济大学,后到德国留学,毕业后归来报效祖国。
“在老家立着一块碑:耕读传家世代继,忠厚待人万古承——这是我们家的家训。”胡经纬说,如今生活学习条件改善了,更要勤奋读书,长大做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与道德源头,良好的家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同学们带回来一个个温情而充满力量的家风故事,既是家庭的宝贵财富,更是全校师生的精神财富。”该校党总支书记、副校长潘丽华表示,学校将把这些“家风家教”好故事汇编成校本课程,进一步帮助同学们学好用好、发扬传承。
标签: 武汉外国语学校美加分校 养老送终 中国青年报 改变命运
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