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北区第四初级中学 梁应球
摘要:随着新课改教育教学观念的逐渐深入,加强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成为教师不断思考的重要话题,但是,不可否认,一些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形式,不仅压抑了学生的个性,还降低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为此,语文教师要进行教学形式的创新,不仅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激发学生的语文情感,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资料图】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教学策略 学生地位
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要,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给予学生一定的主权,让学生进行较多的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初中语文教师要进行教学形式的改革,注重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素质。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仔细备课,合理选择教学策略
备课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时间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深入研究课本内容,科学选择教学策略。在阅读教学前,教师应该认真做好备课工作,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根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教学策略。同时,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把阅读赏析权交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预习问题给学生:“课文中直接体现作者对冬天的喜爱之情的段落是哪几段?”“作者认为冬天中最让人怀念的什么?”等,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二、基于文本内容,明确情感教育目标
在教学中,如果没有教学目标就好比一艘没有指南针的小船,只能漫无目的航行。为此,教师要先在教学中确立教学目标,沿着既定的教学目标实施教学过程才能展现教学的价值。在课前,语文教师要深入分析语文教材,并研究出文本的写作主线,便于在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例如,教学《秋天的怀念》一课时,旨在将学生引向史铁生丰富的精神世界,引向对活着意义的深层追求。在教学中,教师要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关于人物语言、动作、神情等的细节描写,体味人物的内心情感,再以“菊花”为线索,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让他们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情感。如此,通过具体的教学目标设置,学生不仅明白了文本的学习方向,还乐于去阅读,加深对文本情感的关注。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根据课文内容,创设阅读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和思想,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实际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营造出良好的阅读环境,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紫藤萝盛开时的图片,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紫藤萝盛开时美丽、壮观的景象,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促使学生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以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赞美之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传统的阅读教学一味强调教师的指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的参与意识薄弱,阅读积极性不高。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更新教育观念,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绪,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例如,在教学《三峡》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可以留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己尝试翻译课文段落,然后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适当予以指导,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词语和句子,以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同时,在语文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共同讨论、探究词语含义、句式特点和课文大意,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例如,在讲解《论语十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讨论“说”“知”等字的读音、意义等,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阅读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丰富学生语文知识积累,拓宽学生视野的重要途径。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合适的教学策略,组织阅读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标签:
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