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4月29日讯(记者 徐昊)赶在五一小长假第一天,上市整车企业2022年财报披露完毕。截止4月29日,在财联社记者统计的11家A/H股整车上市企业中,有8家车企2022年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占比73%;6家车企实现盈利,占比55%。
“去年(2022年)我国汽车行业总体表现不强,相对整个工业企业利润率7%的平均水平,汽车行业压力较大,但改善明显。”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评价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2年,中国汽车产销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汽车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92899.9万元,同比增长6.8%;利润总额为5319.6万元,同比增长0.6%,较41个工业大类行业整体高出4.6个百分点。
新能源市场推动业绩向好
具体来看,比亚迪在2022年表现尤为突出。2022年,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4240.61亿元,同比增长96.2%;净利润166.22亿元,同比增长445.86%。
对于这份成绩,比亚迪表示,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所致。回顾整个2022年,比亚迪从3月停产燃油车专注于做新能源汽车,一路开挂,最终以180.5万辆的销量业绩,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占有率达到31.7%,并问鼎全球新能源销量最高车企。
2022年,比亚迪的研发费用破百亿元,达186.54亿元,同比增长133%;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72.59%。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等技术,则是推进比亚迪销量增长的关键所在。
除比亚迪外,上汽集团、吉利汽车、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和广汽集团2022年营收均达到千亿级。其中,吉利汽车和广汽集团在营业收入的涨幅最高,而长安汽车在净利润上的涨幅最高。
近年来车企向电动化转型,更多地依赖研发投入,进而反馈到市场表现。在2022年,长城汽车研发投入经费为121.81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达8.87%;吉利汽车研发总投入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51.2%;广汽集团研发达到65.26亿元,截至目前累计自主研发投入超350亿元;长安汽车研发投入金额为56.78亿元,同比增长17.63%,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68%。
上述四家车企的业绩提升同样离不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吉利汽车、广汽集团和长安汽车自主品牌在2022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增长300%、116.7%和150.06%。只有长城汽车受到欧拉黑白猫停产影响,在新能源汽车销量上出现了下滑。
相比之下,尽管上汽集团以7440.63亿元的营业总收入位居上市车企之首,但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同比下滑。上汽集团销量和利润贡献主要来自两大合资车企即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近年来,汽车行业向智能电动化剧烈转型,合资车企普遍落后,上汽集团自主品牌也未能跟上节奏。此外,2022年3月至6月,上汽集团总部所在地上海市经历较长时间疫情静态管控,车企生产销售受到冲击。
不过,上汽集团明确了未来新能源市场目标: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车年销量达到350万辆,较2022年增长2.5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其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整体销量中的占比将达到70%;基本完成新老赛道的发展动力切换。
绑定华为未能带来盈利
在5家亏损企业中,江淮汽车净利润下滑幅度最大。江淮汽车曾在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中表示:“报告期内影响损益的政府补助约12.0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8.01亿元。”
接下来,与华为合作或将成为江淮汽车的突破口。近日有市场有消息称,华为与江淮汽车合作的智选车将定位超高端豪华纯电市场,价位区间约在80万-100万元,预计交付时间将在明年。
虽然已经深度绑定了华为,但赛力斯和北汽蓝谷在2022年的表现仍然不尽如人意。赛力斯2022年营收341.05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249.34亿元,同比增长482.8%,占公司营业收入的73.1%。2022年净亏损为38.32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10.01%,且已经连续三年出现亏损。
“2022年度公司营业成本除随营业收入增长而相应增长外,受到芯片、动力电池等原材料结构性短缺、价格持续高位等因素影响,公司生产成本面临较大压力,挤压盈利空间,对全年利润水平造成影响。”赛力斯表示。
同样连续三年亏损的北汽蓝谷,在11家车企中亏损最大。北汽蓝谷在财报中也提到“行业竞争加剧、竞品涌现、原材料及零部件价格高企、芯片及电池等核心资源供应紧张的市场环境。”
“2023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上量,利用极狐阿尔法S、T森林版和极狐汽车考拉的产品矩阵,全面突破15万-30万元的纯电市场;树立清晰的品牌形象,建立品牌认知;通过组织、流程、业务的变革调整,提升运营能力。”北汽蓝谷总经理代康伟表示。
除此之外,海马汽车、众泰汽车在2022年依旧亏损,目前尚未看到回暖的迹象。
正如北汽蓝谷在财报中所述,“马太效应”留给落后者的时间、后来者的空间越来越有限,复杂激烈的竞争形势下,需要企业更加系统地洞察全局,以寻找战略机会。
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关于未来3年电动智能市场将如何洗牌的讨论十分热烈。“新能源汽车的转型只是行业竞争的上半场,下半场以智能化为核心的赛场。下半场竞争一定是生态和体系之争。”长城汽车总裁穆峰表示。
标签:
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