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博士生何奇峰:融入社会感恩

2023-07-07 11:51:27 来源: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资料图】

大家好!我是社会学系2019级博士生何奇峰,很荣幸能够在这样一个具有仪式感的场合里分享我的感悟。

十多年前,本科入学,初入燕园的我未谙世事。我曾健步如飞追赶着早八的上课铃声,身后传来“博实包子大叔”洪亮有力的叫喊声,也曾在刷夜后约上三五好友淌过康博思门前的“下雨河”来到CBD的灯光下。那时的我肆意在书海遨游,在感悟“北大常新”,体会“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传统精神的同时,也感慨北大自由而浪漫的氛围。我肆意地享受着校园的生活。十年过去,那些美好回忆与时光易逝的遗憾尚在,却又增添了许多对待生活、对待世界的感悟。

博士期间,我主要从事农村研究,曾跟随周老师先后到国内10余个省份30多个县村做调查,田野中每一位受访对象都是我的人生导师。在河南,我遇到一位65岁的受访者,他84岁的母亲瘫痪在床30多年。他的儿子体弱多病,妻子和儿媳妇患有轻度的精神障碍,还有4个孙子孙女嗷嗷待哺。一家9口人看似人丁兴旺,实则只有唯一的顶梁柱。就在我见到受访对象的前不久,他刚刚被查出癌症晚期。我原本以为我们的访谈会充斥着哀怨与悲悯,事实上却是我被他的乐观与淡然所打动。他告诉我,他要活着为母亲养老送终,要活着保护妻子、儿子、儿媳妇不受欺负,至于某一天癌症会将他带走那也是未来的事,至少现在,他还能种地、还能在村里打工。

在他的身上,我感悟到,或许,生活的意义存在于与他人的关联之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学经久不衰的议题,真正的生活意义存在于个体与他人的交互作用中,富有意义感的生活绝不会荒芜一片。当然,这种关联并不仅仅是先赋性的社会关系,绝非是空洞的社会结构,也绝非是一种强加在个人身上的桎梏与枷锁,而是基于个人的情感的主动联结。

在云南,我遇到了另一位受访者。她在丈夫过世后,宁愿每天花费六七个小时上山采菌子卖出六七元钱,也不愿到城里投奔女儿;宁愿每天割草十多筐喂牛,直到自己无法背下山来,也不愿给女儿增加负担。反过来,她的女儿、女婿却是直接辞去了城里的工作,带着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回到村里,花费四个月的时间劝说“倔强”的母亲,将母亲接到城里赡养。在湖南,我遇到一位脱贫攻坚时期的驻村干部,他在帮助一位患紫癜疾病的女孩儿时,不仅利用个人关系帮女孩儿联系了医生,垫付医药费,甚至一次次驱车近百公里送女孩儿去看病。在他的日记中,情感由最初的同情和怜惜,变为担心、祈祷与祝福,再到最后女孩病情好转,他看到女孩儿灿烂、美好笑容后的欣喜与释然。最初的恻隐之心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他对于女孩儿一家的投入早已超越了职业伦理与规范的范畴而增加了情感与温度。在他们的身上,我感悟到,或许,生活的意义存在于跨越时空与超越个体的情感之中。

那么,在与他人交织的关系与情感中所凸显出的富有意义的生活,是否意味着会将个人主体性的消解殆尽呢?费孝通先生有关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讨论,社会学研究中也有许多关于“调试”的论述。我们不需要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世界,也不可能将自己的观念与意识随心所欲地强加于人。但是,生活的意义同样不是无尽的退让与妥协,也不是徘徊于人群之外单孑独立。个人与他人、与社会既非对立也非割裂。一个个怀揣着理想、信念与执着的个体,在与他人互动、与社会交融中并不会迷失自我,而是重新审视自己之于他人的情感与意义罢了。这个过程不仅将会丰富一个个富有理想的积极个体,一个充满温暖与善意的社会也将被建构起来。

不知不觉,博士生涯已接近尾声。反求诸己,对生活意义的感悟也让我常怀敬意。如今,即将走出这个园子的我仍然会肆意地享受生活。只不过,园子的生活让我的步伐变得厚重。我告诫自己要时刻警醒、要心怀感恩,毕竟我的生活中的美好全部来自于他人对我的善意。

最后,请允许我感谢我的父母、恩师、朋友、同学在我前行的路上给予我支持,感谢每一个出现在我生活里人,是你们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

祝愿所有的毕业生前程似锦,祝愿北大社会学系辉光日新、更逾馨香!

谢谢大家!

几年的时光匆匆而过,我们的成长得益于老师们的努力与付出。此刻,请允许我代表2023届全体毕业生,对社会学系所有的老师道一声辛苦,说一句感谢。感谢老师们的悉心指导,感谢老师们的耐心与包容,您的谆谆教诲我们铭记于心。祝愿所有的老师工作顺利、永远年轻!请允许我邀请周皓老师、王迪老师、龚芳老师、郝晓宇老师、迟孟昕老师、周玉婷老师上台,接受同学们的献花。

新媒体编辑 |李金瑶

审核 |周伟

标签:

<  上一篇

爱施德:7月6日融资买入267.17万元,融资融券余额5.88亿元

下一篇 >

最后一页